廣西科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1-11-13 22:53:00
來源: 辦公室
瀏覽量:

廣西科學院成立于1980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直屬的以自然科學為主的正廳級綜合性研究機構。研究領域包括海洋、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生物技術、生態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健康、高性能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
目前全院在職職工620人,科研人員為496人,占職工總數的80%。其中高級職稱人員191人,中級職稱人員186人,博士114人,碩士232人,享受國家、廣西專家等稱號人員共36人。
轄29個科研機構。包括2個獨立法人公益一類研究單位:廣西植物研究所、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2個非獨立法人公益一類研究機構:廣西生物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廣西生物物理與環境科學研究中心、廣西北部灣海洋研究中心;4個科技型企業:廣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廣西科學院生物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廣西科學院應用物理研究所、廣西民用燃料及氣體產品質量檢驗有限責任公司;15個新型研發機構:人工智能研究院、數字經濟研究院、生態產業研究院、大健康產業研究院、高性能新材料產業研究院、中科微波先進制造產業研究院、獨角獸科技產融研究院、智慧建筑研究院、遙感測繪研究院、社會治理與服務大數據研究中心、北斗創新應用研究中心、生命健康大數據中心、干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綠色低碳新技術研發中心、東盟語言處理研發中心;2個與地市共建分院:廣西科學院河池分院、北部灣海洋產業研究院(廣西科學院防城港分院);3個與院士共建研究院:海洋腐蝕防護研究院、數字孿生新技術研究院、高精度齒輪及高端裝備研究院;1個集團公司:廣西科學院高技術集團有限公司。
建有各類創新平臺35個。其中,國家級創新研發平臺4個:國家非糧生物質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特色生物能源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非糧生物質能源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非糧生物質酶解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與企業共建);自治區級各類創新平臺31個: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6個、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究平臺6個、自治區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個、自治區級良種培育中心4個、野外研究臺站5個、其他(含標本館)8個。
“十三五”期間,全院累計實現總收入5.62億元。新開科研項目1011項,爭取經費3.64億元,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83項,經費5134.09萬元;省部級項目368項,經費1.72億元??萍汲晒D化40項,轉化金額1100.10萬元。申請發明專利293件,獲得專利授權157件。國家農作物品種鑒定1個,參與起草國家標準2項、行業及地方標準13項,發表學術論文1275篇。建院40年來,共取得各類成果近500項,其中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70多項(次),獲地廳級科技進步獎320多項(次)。
地 址:廣西南寧市大嶺路98號
電 話:0771-2503926
傳 真:0771-2503933
Email:gxkxybgs@163.com;gxas@gxas.cn